“蔚小理”集体撕毁价格底线

关注
活下去才是第一要务,而降价,只是活下去的第一步。

编者按:本文来自微信公众号 汽车公社(ID:iAUTO2010),作者:崔力文,编辑:陈心南,创业邦经授权转载。

过去十年,“蔚小理”一直是中国车市绝对的“风向标”,也真真切切尝到了电动化转型的红利。

而最近一段时间,三者纷纷进入了关键产品的推新周期,却不约而同地采取了最统一的策略——降价。

蔚来的乐道,在大多数消费者选择BaaS租电池方案之后,L60真实的价格已经来到了15万元级的区间,就算是其旗舰大车型L90,基本上也就20多万元,显示出强大的性价比。

如果说乐道是蔚来旗下走量的必需品,那么蔚来本品牌的车型,特别是从第三代ES8预售开始,和老款相比价格差值差不多实现了从8万多到20多万不等的降幅,BaaS租电池方案后,让ES8成为一款30多万元起步的车型,这家曾对标BBA、且李斌多次强调不会降价的高端品牌彻底撕下“不降价”标签。

2.png

理想何尝不是这样,在i8首发失利之后,理想很快下调了i8的价格,直接降低到了33.98万元,同样作为理想旗下的8系,i8的价格明显已经低于L8,一款同级别的电车比增程车还低,这确实刷新了过去以往大家对理想价格体系的认知。

而即将推出的理想i6,势必会汲取i8定价教训,同时为了抵挡问界在增程市场对理想份额的吞噬,挽救目前理想糟糕的交付数据,i6的价格可能会低于L6,彻底击穿理想现有车型的最低价。

小鹏自然不用说了,它是最先拉开降价大幕的新势力。过去小鹏应该说平均价格认知在20万元以上,但MONA M03推出后,直接下探到11万-14万元级的水准,成为小鹏汽车销量的核心支撑。包括新一代P7,其价格起步价格低至21.98万元,但相当于过去近30万元的配置水准。

三大新势力龙头集体转向低价,不是“主动让利”,而是市场竞争进入“生死阶段”的无奈之举,当降价成为最粗暴也最有效的破局手段,新势力的“价格底线”终究敌不过“生存压力”。

01“蔚小理”降价三连击

将视线首先拉回到7月29日,理想i8率先揭开了神秘面纱。

按理说,这辆纯电大六座SUV,肩负着为这家新势力造车在全新赛道,开疆拓土的重任。可仅从上市后的终端反馈来看,却不容乐观。究其背后最根本的原因,无论是定价上,还是SKU的划分上,处处充满着——纠结。

好在,一周以后,回过神儿来的理想,亡羊补牢。

i8彻底砍掉Pro版,以Max版作为标准配置,并将售价从34.98万元调整为33.98万元。同时,额外赠送价值1万元的铂金音响,并提供价值1万元的后舱娱乐屏套装作为选装。

伴随大调整的发生,身为掌舵者的李想,给出了他的反思。

“我们深切感受到广大用户对高端配置的喜爱,但大家吐槽最多的是车型版本略显复杂,难以选择,一些高端配置的选装还不被支持。此前,i8延续了L8的版本配置特点,是我们陷入惯性思维了。”

3.jpg

短短几十个字,表面意思不难理解。望向更深处,其实还隐藏着属于这家新势力造车的一场暗潮涌动。

从i8开始,理想的整个定价体系或许都将被推翻重塑。譬如,本月到来的i6,已经可以提前预见,必定会继续秉承“大满配+拼刺刀”的打法。明年,整个L系列依托代际切换的窗口期,大概率会重新锚定几款SUV的位置。

无独有偶,类似的剧情,同样在小鹏身上上演。刚刚过去不久的8月27日,全新一代P7正式登场。

全系标配三图灵芯片,全系标配双腔空悬,全系标配5C超快充电池,无疑让大家强烈感受到了这辆堪称品牌“本命”纯电轿跑的诚意满满。

更出乎意料的,还是新一代P7全系只要21.98万元-25.98万元的定价。面对竞争激烈的中国车市,小鹏拿出了最大决心去冲量。

但本质上,也透露出一种无可奈何。

要知道,曾经多年前,初代P7的顶配版,一度卖到过40多万。顺势,望向这家新势力造车目前在售的其它产品,从G6,到G9,也都出现了新款上市后,大幅主动官降的情况。

更不用说支撑目前小鹏销量的核心MONA M03,其价格本身就杀入到比亚迪、吉利、零跑这样的主打性价比的品牌区间。借用身边某位友人的话说,“如今的小鹏,碍于种种原因,主销区间已经退到了25万元甚至20万元以下,慢慢沦为了一个主流大众品牌。”

4.jpg

事实,就是这么略显扎心。可为了留在牌桌上,为了保留晋级最终决赛的资格,价格体系的重塑,又不得不做。

反观蔚来,目前的处境也很类似。

8月29日成都车展媒体日,本以为这家新势力造车只是简简单单走个过场,但它却不惜冒着背刺老车主的风险突然官宣:在售所有NT2平台的车型,全系标配100度长续航电池包,并且加量不加价。

翻译过来,直接变相官降3.8万元。

当然,站在蔚来的角度,祭出该政策迫在眉睫。至于背后真正的“导火索”,还要追溯到 8月21日,当诞生在NT3平台的全新ES8,官宣预售最低只要41.68万元,采用BaaS车电分离方案后,进一步下探至30.88万元。

彼时,一场关乎整个产品序列价格体系的重塑风暴,便徐徐拉开了帷幕。

不出意外,本月举行的NIO Day,全新ES8的最终攻势,肯定会愈发猛烈。毕竟,为了完成公司层面四季度盈利的目标,这辆纯电大三排SUV必须一边卖爆,一边扮演利润奶牛的角色。

02新势力的价格战,才刚刚开始

上周,笔者有幸与李斌面对面进行了交流,有关该话题他做出了解释。

“全新ES8是一个锚点车型。其实,第一代ES8就是锚点车型,当时它销售额是最高的,毛利情况是最好的,二代ES8偏离了这个锚点,各个方面成本相加搞到50多万去了。现在,全新ES8又重新成为锚点车型,未来所有产品的定价和技术平台,都会以这个锚点车型重新布局,这是肯定的。这也是最近我们标配100度电池的原因之一。”

但在笔者眼中,与竞争队友理想、小鹏的处境类似,这样的选择同样充满着不得不向大环境妥协的意味。

包括上周被车主和舆论抨击“蔚来降价不顾老车主感受”,但蔚来给出的答案是:今年如果不选择全系下调售价,蔚来面对的将是死路一条。面对损害老车主利益和生死的考验面前,蔚来义无反顾地站在了后一边。

5.jpg

反之,认清与摆正自己身处中国车市的新位置,许多难题都将迎刃而解。

看到这里,分别阐述过“蔚小理”近期的操作,是不是觉得开篇用“被迫重启”来形容三者的处境非常恰当?价格体系的重塑,归根结底还是极致内卷造成的结果。

蔚小理集体打破价格底线,不是“战略转型”,而是市场竞争进入“生死存亡阶段”的必然选择,背后是“增量见顶、对手围堵、盈利承压”三重压力的叠加。进一步延伸,眼下中国车市的“马太效应”,已经上升到了前所未有的地步。

譬如,本届成都车展,当看到鸿蒙智行旗下的“五界”依次排开,从十几万元到超百万元的产品都能做到通杀。譬如,当雷军仅仅拿出了SU7与YU7两张底牌,便能轻松手握几十万大定,终端完全供不应求。再譬如,谁都不看好的Model Y L,依托特斯拉的光环依旧能够再次热销……

虽然不愿承认,但行业资源就是还在朝着头部领跑者集中。

对于“蔚小理”般的选手来说,纵使深耕行业超10年,好似建立起了一定的护城河,但面对降维打击,仍然得接受“一切都是徒劳”的结局。

还是那个道理,“巨头下场,恐怖如斯。”当华为小米以强大的品牌号召力入局,当比亚迪、吉利用极致的规模化和技术储备应战新能源,当传统合资品牌凭借极厚的家底卷土重来,留给新势力们的压力可谓是一轮接着一轮。

而为了应对它们一波又一波的碾压,相对弱势品牌们只能大幅调整原有的战略布局,用“价格战”的方式,避其锋芒、以毒攻毒、谋求自保。

原本价格定位在二三十万的蔚小理,一方面是新势力和新能源的重要牵引,另一方面产品力和用户洞察确实领先,通过降价势必会迎来不错的收成,但这可能仅仅是新势力祭出的最后一招了。

毕竟,降价虽然能快速提振销量,但对蔚小理来说,也是一把“双刃剑”,可能引发一系列连锁反应。特别是相对高端的价格定位被低价稀释,老车主保值率受到冲击之后带去的用户信任流失,以价换量后是否真正能够减缓盈利压力……

从理想i8,到新一代小鹏P7,再到全新蔚来ES8,无疑都在用行动诠释赤裸裸的八个大字:“放弃幻想,认清现实。”未来,新势力的竞争会更残酷:价格会进一步下探,技术会更快迭代,用户会更挑剔。蔚小理的降价不是“结束”,而是“开始”。从李想,到何小鹏,再到李斌,三位掌舵者如今的心境,更多的已经不是“纠结要不要降价”,而是“如何在降价后活得更好”。

本文为专栏作者授权创业邦发表,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文章系作者个人观点,不代表创业邦立场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如有任何疑问,请联系editor@cyzone.cn。

反馈
联系我们
推荐订阅