网约车市场,不需要垄断巨头

关注
滴滴成为众矢之的,似乎每一次都从试图垄断开始。

编者按:本文来自王春龙,创业邦经授权转载。

近日,滴滴出行与比亚迪联合推出了网约车定制车型D1。这是网约车公司与汽车主机厂的首次定制化产品出现,也在行业引发了各种猜测。今年动作频频的滴滴,或许试图再一次想掌控网约车市场,但“欲戴王冠必受其重”,网约车市场,不需要垄断巨头。

1. 滴滴的2025年野心:凭“洪流联盟”成为最大的出租车公司?

11月16日,滴滴宣布联合比亚迪推出网约车定制车型D1。价值兄发现,这是源自两年前滴滴与31家主机厂、地图服务商等组建的“洪流联盟”。2018年4月,滴滴宣布与丰田、大众、比亚迪、四维图新等组达成战略合作协议。而今年与比亚迪推出的D1车型,将是滴滴2025年投入100万辆车型的代表。

有行业分析人士指出,如果滴滴得偿所愿,那么其可能成为“中国最大的出租车公司,垄断中国的出租车市场”。众所周知,全国各地的出租车公司均采取获得车辆营运牌照+雇佣司机进行运营。而滴滴早在2018年就将自己的愿景从“全球最大一站式出行平台”,调整为“全球最大的汽车运营商”。

从共享出行到汽车运营商,滴滴在接受生存的现实,也在蜕变着创业的初心。

2. 全国各地司机与运营商的控诉:过河拆桥

滴滴的愿景美好,但平台却过于残酷。很多生存在滴滴平台的司机和运营商们,体会得更加深刻。

今年11月,宁波20家租赁公司集体抗议滴滴设立中心仓,《一封来自宁波市网约车租赁公司的集体公开信》曝光。该信直指滴滴把此前合作的租车公司一脚踢开,“滴滴现在做大了,想赚得更多,觉得自己也可以来挣这个‘卖车’的钱,于是就找些名目来把之前的城市合作商一脚踢开。”“这次踢开我们,就像之前一脚踢开为他们卖命的出租车公司一样,一切只看钱,根本不讲任何情面”。

“滴滴这样对我们(正规司机)太不公平了!如果是正常的商业竞争,其实大家都能理解,但是现在那些黑车司机也来抢生意,滴滴这样做太不厚道了,今年受疫情影响,日子本来就不好过,现在压力更大了”,一位滴滴长沙网约车司机表示。

对滴滴来说,司机和运营商本应是平台最优质的核心价值,但如今,司机却成了平台疯狂扩张的埋单者,供应商成为过河拆桥的对象。此前有传闻,滴滴将于2021年赴港上市。诞生8年之久的滴滴,除了成为最大的汽车运营商之外,上市更是其商业变现的目标之一。但这种商业野心,似乎除了滴滴之外,其他人都经历着噩梦的过程。

3. 滴滴成为众矢之的,似乎每一次都从试图垄断开始

“滴滴曾有过几次试图垄断市场的企图,都被各种原因掐死了”,一位曾经的滴滴员工这样跟价值兄回忆。在汽车这个非标准化需求非常鲜明的市场,滴滴想要通过标准化的网约车方式,似乎每一次都遭遇当头一棒。

2015年滴滴与快的合并,引发了出租车行业的极度反感,造成2016年初数百名出租车司机围堵滴滴总部事件;2016年8月收购优步中国,同年网约车新政落地,“一城一策”方式,让滴滴在全国各地遭遇各种监管压力;2017年美团在上海测试打车服务,双方随后爆发了网约车和外卖的互相伤害的闪电战;2018年滴滴与主机厂成立“洪流联盟”,随后几个月后滴滴顺风车事件爆发,滴滴遭遇历史上最大一次危机。

滴滴不希望成为众矢之的,但似乎却始终想要垄断网约车市场。“你的优势随时可能变成自己的劣势,种恶因结恶果”,上述前滴滴员工表示。

4. 网约车市场,为什么不需要垄断巨头

纵观中国网约车发展历程,过去10年间经历了从野蛮生长到巨头竞争,从融合发展到合规化运营的一系列过程。2010年,手机打车在国内开始诞生;2013年,阿里、腾讯等巨头支持的快的、滴滴诞生,共享出行独角兽成为互联网新势力。2016年,伴随着交通部等7部委推出“网约车新政”,国内网约车市场与出租车开始朝着融合方向发展。2018年,滴滴顺风车事件等问题爆发,整个网约车市场的合规化与安全管理成为重中之重。但网约车市场逐步健康良性发展的土壤,不需要垄断巨头的出现。

首先,滴滴如果走向垄断,将抑制网约车市场的健康发展。近些年,滴滴先后收购快的和优步,在国内占据90%以上网约车市场份额,更是引发了商务部对其垄断的调查。但一家独大的滴滴,却放松了对于平台合规运营、安全规范的管理。随后爆发的“滴滴顺风车事件”,更是将滴滴疏于管理的一系列问题集中引爆。而上述司机、供应商等对滴滴的控诉,也反映出垄断者的蛮横。因此,网约车市场不应该走向垄断。

其次,拒绝“大数据杀熟”,消费者不希望成为受害者。此前,滴滴曾多次被曝光涉嫌“大数据杀熟”现象,春节期间打车难问题,也遭遇了诸多消费者投诉。这一系列问题,都来自滴滴占据了网约车垄断地位造成的恶果。有网约车分析人士认为,网约车市场的垄断现象出现,直接损害的将是消费者的利益,过度集中的资源控制,将让巨头忘记用户视角的思考。

第三,垄断在国外频频引发诉讼,国内网约车市场呼吁良性竞争。今年以来,美国纽约等多个州,以及美国联邦贸易委员会(FTC)等部门,分别向谷歌、Facebook等互联网巨头提起了反垄断诉讼。而在国内,滴滴顺风车也遭遇过同行的指责,2019年4月,哈啰顺风车负责人曾致信滴滴,其认为“垄断会阻碍行业的持续进步,哈啰的加入一定可以促进良性竞争。”而纵观整个网约车发展进程,滴滴的几次试图垄断,都引发了重大安全事件爆发。这其实侧面印证了垄断带来的不完全市场竞争环境,将导致各种危机爆发。

第四,垄断行为背离公平竞争原则,不利于相关部门监管。今年11月,“反垄断指南”管理政策的出台,进一步明确了互联网平台的责任与义务,也再次重申了市场经济的公平竞争原则。而垄断行为的出现,不仅侵害同行业其他企业的正当商业行为,给消费者带来不便,更让管理部门的监管难度加大。

由此,滴滴不应该走向垄断,网约车更不需要巨头恶性竞争。

本文(含图片)为合作媒体授权创业邦转载,不代表创业邦立场,转载请联系原作者。如有任何疑问,请联系editor@cyzone.cn。

反馈
联系我们
推荐订阅